14日,襄阳市召开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襄阳消费投诉情况。 2021年,全市各级消委组织共接待消费者来电、来函、来访共计7030人次。其中接受法律咨询185件,受理消费者投诉6845件,已调解6735件,调解率为98.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96.38万元。 投诉热点方面,美容美发、健身服务、家电售后、汽车销售、家装建往年投诉热门行业依然榜上有名。其中,受“双减”政策影响,校外教培行业成去年投诉新热点,同时网络直播带货的兴起也催生网购纠纷的增多。 但是,从总体上看,2021年消费投诉的总量较上一年度增幅不大,主要得益于社会各部门加强监管,提升了消费维权保障力度。消费者提升了维权意识,维权渠道呈现多元化,以及企业规范了经营行为,有效减少消费纠纷产生。 热点一:校外教培行业成为新焦点,投诉数量激增 2021年,全市消委系统受理校外教育培训类投诉505件,同比增长十倍。一方面是“双减”政策公布以来,校外培训市场空间缩小,因时间限定、模式调整、门店关停等引发的学科类培训课程退费纠纷明显增多。有的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难以应对止损,直接“卷钱跑路”。另一方面,“叫停”学科类培训后,文艺、体育等素质发展类培训的火热程度上升,问题集中在培训机构的师资配备、课程设计、宣传承诺等方面。 热点二:美容美发消费投诉持续攀升,“颜值经济”仍需规范 2021年,美容美发消费需求愈发旺盛。全市消委系统受理相关服务投诉242件,同比上升142%。其中,医美、保健、养生消费“走红”同时更显现出行业诸多问题。消费者投诉主要反映:一是部分商家以“产品+服务”套餐的名义向消费者推销,层层诱导消费者,预付金额高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还有的以“帮忙冲业绩”为由反复忽悠消费者充值付费。二是众多所谓“护肤抗衰微整”的医美服务,价格不对外公示,报价不一、收费混乱、坐地起价等情况多见。三是因服务引发烫伤、过敏、红肿等问题要求退赔时,售后服务不到位,往往以“正常现象”为由推诿、拖延处理。 热点三:健身服务类纠纷不断,预付卡式消费问题频发 2021年,全市消委系统受理健身投诉133件,同比上升68.35%。主要问题表现在健身机构随意更换教练、课程难以预约;口头承诺的各种优惠活动,事后无法兑现;消费者合理申请退款,经营者无故拖延或拒不办理,故意设置不合理条件并收取高额手续费,以增加退费难度或设置较长的退款周期拖延退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