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寻子32年,谷城的朱氏夫妇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麒麟(小名)。 3月24日上午,谷城县紫金镇街道人头攒动,朱家被拐32年的儿子,踏上这一方陌生又熟悉的故土。 32年前儿子被拐 1990年11月21日,农历十月初五,朱氏夫妇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这一天之前,他们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4岁的儿子麒麟聪明可爱,朱雪峰买了一辆二手车,给镇上的厂子拉柴火,妻子卖些水果补贴家用,母亲则负责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日子不算富裕,但也过得红红火火。 那天中午,一家四口一如寻常,麒麟在家门口的下坡处玩耍。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妻子发现在门口玩耍的孩子不见了。 她赶忙追了出去,一路跑着问着,有人告诉她:好像有背着气枪打鸟的两男一女,沿着河一路下去,带着孩子上了班车。 寻人似大海捞针 麒麟丢失后,朱雪峰一家到处寻找,他们报了案,走遍了周边的各个乡镇、车站,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一直没有麒麟的消息。 一日没找到儿子,夫妻俩就一日处在愧疚的心情之中,只要听到疑似麒麟的消息,两人便不顾一切地前往寻找,但一次次都失望而归。 一直寻找未果,朱雪峰将新出生的二儿子取名为“盼盼”。朱雪峰说,“盼盼”虽然是个女孩名,但承载了一家人找到麒麟的念想。 谷城公安也一直未放弃寻找。2000年,在警方的建议下,朱氏夫妇采集了血样,并录入了全国打拐DNA信息库,一家人在焦灼中继续等待孩子的信息。 团圆行动助团圆 今年1月,谷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吴江收到团圆信息系统上来自公安部的好消息:朱氏夫妇的DNA数据比中了福建省惠安县的男性李某灿。 收到消息后,吴江为确保万无一失,联系李某灿将血样寄送过来,并进行再次比对。经过一系列缜密工作、复核检验,最终确认惠安县的李某灿就是朱氏夫妇丢失了32年的儿子麒麟。 接到消息后,本在东莞务工的朱氏夫妇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赶回谷城,麒麟也立即买了票,准备按照防疫政策的要求,在父母返乡隔离结束后第一时间见面。 3月24日上午,麒麟回到家乡,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夹道欢迎。朱母再也绷不住眼中的泪水:“孩子,快让妈好好看看,爸妈等这一天等了3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