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依山而建,气势恢宏,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历时三年建成的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坐落于北京郊区的中央总馆内,基本陈列《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和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交相辉映。这里入藏的1600余万册、上万件展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绘就出延绵赓续的历史画卷。 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 刘成勇:国家版本馆是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也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藏。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主题主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贯穿融入到展览工作中,着力打造彰显中国精神的新阵地、展示中国形象的新窗口。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仔细翻阅《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一年后,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从敦煌研究院到大同云冈石窟,从福建三坊七巷到武夷山朱熹园,从承德避暑山庄到眉州三苏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下,“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开新中国成立以来之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