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思)诗和词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近年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热潮,一些诗词名城也借势增强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襄阳诗词文化底蕴深厚,市政协委员、民革襄州支部主委、襄州文旅局副局长苏芷建议,可以通过打造中国诗词名城,释放文化“软实力”,助力襄阳建设发展。 历代吟颂襄阳的诗词作品可上溯《诗经》、下通明清,数量多达上千首。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名篇名句精华荟萃,具有很强的现场溯源性,鱼梁渡、大岘山、习家池、襄阳城等诸多遗迹串珠连线、可寻可勘。襄阳与古诗词深厚结缘,可以增强城市古典唯美、诗意迷人的气质,厚植文旅产业的底蕴和优势。 建议文化和教育部门组织业内学者,精选100首脍炙人口的名篇,编辑出版“百首名篇”诗词集,以此作为开展长期、系统宣传推介和文化浸润的权威文献。 提升诗词景观,增强诗词名城文旅体验。如新建或充实襄阳古诗词文化元素、打造一台以襄阳古诗词为主题的剧目、打造十里诗词长廊等。 举办诗词大会、纪念会等主题活动。筹拍相关电影和电视剧,支持主流媒体创办本土诗词品牌节目,不断增强襄阳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让美丽襄阳成为人们“向往的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