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怀柔科学城战略定位是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打造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新高地。”近日,在北京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怀柔区专场上,北京市怀柔区委副书记、区长于庆丰表示,该区多措并举,全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与基础研究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介绍,怀柔科学城围绕物质、空间、生命、地球系统、信息与智能五大科学方向,聚焦37个细分领域,布局了40余个科学设施,已成为全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大的地区。 “为更好将这些科学设施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我们重点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打造世界级技术创新策源地。”于庆丰介绍。 怀柔区加快构建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重点方向新型共性技术平台,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于庆丰说,怀柔区统筹布局1至2所国际一流的“小而精”研究型大学,支持相关学科领域顶尖大学在怀柔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瞄准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怀柔区还鼓励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积极开展概念验证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应用转化,不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于庆丰介绍,怀柔区瞄准建设百年科学城目标,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怀柔区突出科学引领,打造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新高地。于庆丰说,怀柔科学城集聚怀柔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高校创新主体等核心要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最完善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