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规模核酸采样时,一种搭建更迅速、检测更高效的气膜实验室能发挥大作用。 5月6日下午,位于东津新区会展南路的襄阳气膜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日检测量最高可达10万管,按10混1采样方式,每日可完成10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任务,从样本接收到出结果最快4个小时。 襄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副主任曹波介绍,该气膜实验室负责鄂西北地区的核酸检测任务,将承担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等鄂西北片区核酸检测任务。 “超级大白”来襄阳 襄阳市气膜实验室位于东津新区会展南路一处厂区内。6日上午9时40分,现场看到,气膜实验室由6个“白色大棚”组成,依次为前处理区(样本接收区)、扩增区A(扩增区)、样本处理区A(提取区)、试剂准备区(试剂准备区)、样本处理区B(提取区)、扩增区B(扩增区)。 那么,这些“白色大棚”都具备哪些作用? “气膜实验室包含6个舱,第一个是样本处理区,剩下是实验区。”襄阳市中心医院理学博士、核酸检测技术指导杨晓霞介绍,医务人员先通过两个单独设置的大棚(医务人员出口)进入后,就来到了气膜实验室。6个并排连接的第一个大棚是样本接收区,样本在这里进行预处理,比如系统录入、清点样本数量等。其他5个大棚依次为扩增区A、样本处理区A、试剂准备区、样本处理区B、扩增区B。 在试剂准备区,检测人员进行试剂分装和扩增反应液的准备,完毕后传递至样本处理区。在样本处理区,检测人员进行目标核酸的提取,制备完成后传递至扩增区。而扩增区则是测定、分析及结果报告。 注意到,在“白色大棚”另一侧,是绿色大棚搭建的生活区,包含信息中心、监控室、指挥部、就餐区、休息室、更衣室及3个仓库。 日检100万人次 那么,气膜实验室与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有何不同? 襄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副主任曹波介绍,襄阳气膜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跟医疗机构实验室的安全级别是一样的,气膜实验室是负压环境,在里面做核酸检测非常安全。同时,还进行了相应的分区,分为缓冲区和工作区,这样的设置做到了人流、物流、气流相应隔开,进一步保证了核酸检测的安全性。 舱内A区和B区的工作流程是相同的,相当于两套班底同时开展检测工作,大大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正常情况下,24小时出结果,最快4个小时可以出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