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地球生命的旅程,自辽阔的海洋伊始。在那一汪深邃的蔚蓝中,潜藏着多少关乎文明的基因密码?在与海紧密相伴的一座座城市里,又有着多少值得挖掘的动人故事? 近日,由中央广播视总台央视网打造的国内首部沿海城市题材纪录片《蓝海中国》第一季将迎来收官。沿着我国1.8万公里的漫长大陆海岸线,该片渐次讲述着福州、珠海、厦门、宁波、深圳等十座城市的浪漫风情与繁荣图景。而在对海洋文化的挖掘、对海洋科技的探索、对海洋经济的洞察中,《蓝海中国》不仅脉络清晰地呈现出城市海洋文明的前世今生,也以海洋强国战略为指引,为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奏出一曲激昂战歌。 伴海而生,打造海洋文明影像志 近年来,国内以城市为题材的纪录片层出不穷,但多数聚焦于城市中的日常生活;探索海洋等专业领域的纪录片也不鲜见,但主要关注对生命奥秘的科普。此次,《蓝海中国》创新性地将两种题材结合,通过对十个沿海城市的“城海”故事的描摹,打造出一部“海洋文明影像志”。 作为国内首部以沿海城市为题材的纪录片,《蓝海中国》将“海”的特质与“城”的风貌相融合,描摹出不同城市海洋文明的切面:北海的红树林展现着延续至今的海洋生态,珠海的宝镜湾岩画诉说着灿烂鲜活的历史文化,厦门的沙茶面是舌尖之上的悠闲海岸生活,深圳的智能化码头点燃繁盛的海洋经济,青岛的科研团队用智慧深挖有无限潜力的海洋科技……借由一个个故事,片中直观地呈现出,这条海岸线正一直孕育着文明的诸多可能性。 在这部“影像志”中,尽管对海洋文明的描摹横跨数千年的时间,《蓝海中国》的叙事脉络其实并未以全景视角展开,也并不遵循时间纵轴行进,而是从主人公的视角,自然捕捉到沿海城市中的不同角落。比起教科书式的刻板介绍,这样对典型故事、典型场景的灵活运用,不仅给观众展示出更加生动的城市文明样态,更通过因地制宜的“定制模式”而给每座城市赋予不同的品格。北海的生态、深圳的创新、大连的时尚……镜头中,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凸显了当地海洋文明特色,同时隐喻着各个沿海城市内生的核心品质。 通过对生态民俗的记录,呈现出沿海城市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各领域前沿的追踪,梳理出海洋经济下的社会样态。以影像为媒,《蓝海中国》在科普性与可看性的交界中,描摹出了“城市海洋文明的前世今生”。 向海而兴,解码引领繁荣的海洋精神 以沿海城市为原点,《蓝海中国》不仅强调“海与城”的紧密关联,更是着重刻画了“海与人”“人与城”的互动关系,因而具有鲜明的故事感。片中既见大时代又见小人物,二者共同交织成一组组具有深刻内核的中国海洋故事,并在以奋斗为主题的时代共鸣中,自然揭示出一种昂扬的“海洋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