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9-06
被影迷称为“诺神”的导演诺兰,以及被称为“美国的普罗米修斯”的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这两个人物碰撞在一起的震撼力使得影《奥本海默》成为2023年最受全球关注的影片之一

  被影迷称为“诺神”的导演诺兰,以及被称为“美国的普罗米修斯”的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这两个人物碰撞在一起的震撼力使得影《奥本海默》成为2023年最受全球关注的影片之一。影片全球票房目前突破7亿美元,是今年好莱坞影中排名第四的高票房影片,影于8月30日开始在中国内地上映。

  诺兰拍摄这部影的灵感来源于同名原著、普利策奖获奖传记作品《奥本海默传》,该书中文版由中信出版近日推出。8月31日,中信出版联合万达影和“好集了”举办“书上观影团——现在、过去与未来《奥本海默》观影阅读暨影片导赏活动”,特邀《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传》审校方在庆、《看影》杂志主编阿郎和著名影评人子骑士严蓬,几位嘉宾从人物故事、历史科普、影技术等多维度深度解读图书和影,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奥本海默,共历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人生。

  诺兰影中信息量很大

  奥本海默被称为“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他是“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1945年带领团队研制出了首个原子弹并成功完成了试爆(“三位一体实验”)。一个月后,美军将原子弹投放到了日本广岛和长崎,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就如影中奥本海默所念的《薄伽梵歌》中的那句话:“现在我变成了死神,世界的摧毁者。”奥本海默意识到这项科技将会成为悬在人类脖子上的一柄利剑,自己或许打开了一扇恶魔之门。于是在战后的生涯中,奥本海默一直借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阻止美苏之间的核武器军备竞赛,也反对美国展开对于更具杀伤力的氢弹的研究。而这一切,最终将他从充满荣光的神位上拉了下来。

  在1954年的听证会上,奥本海默的反对者们对他的政治倾向和专业判断进行了抨击,但实际上,他们是在诋毁他的人品和价值观,这一过程也暴露了奥本海默个性的诸多方面:他野心勃勃又没有安全感,他才智超群又幼稚可笑,他果断坚决又惶恐不安,他坚忍淡泊又充满困惑。作为一个个性复杂的人,他早年间就打造了一副内心的铠甲。

  从20世纪初,奥本海默在纽约上西区度过的童年时光到1967年他离开人世,《奥本海默传》追溯了奥本海默的一生,探究了这副铠甲背后奥本海默谜一般的个性。这本书写作时间长达25年,采访了奥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亲人和同事,参考了超5万份文献记录,它们来自国内外的档案资料和个人收藏,以及奥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甚至包括美当局在对奥本海默超过25年的监视活动中积累的数千页记录。

  受影篇幅所限,诺兰影截取的是奥本海默从哈佛毕业之后到欧洲留学,再到他1954年遭受政治迫害之间的人生经历。他的成长经历,也就是他之所以成为奥本海默以及听证会后他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影片中并未呈现。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